人工智能医健领域应用研究报告首次发布两大痛点待解

来源:常见问题    发布时间:2024-01-27 01:55:02 点击:1次

  近年来,加速发展的技术能力、海量的医疗数据资源和巨大的应用需求,形成了我们国家医疗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

  近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共同发布的《AI在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应用的系统性政策研究报告》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确定进入全新战略时代。人工智能为医疗健康服务提供了快捷、优化的途径,有助于形成同质、标准、易于延展、可控的服务体系,人工智能正成为医疗健康发展的新驱动力。

  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实践中,人工智能仍面临着支持性政策落地难、数据获取与联通共享机制不健全、融资方式较为单一、产品定价和支付缺乏支撑以及市场准入效率低等诸多挑战。

  中国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方晋(右)与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左)共同启动“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研究”报告发布。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工智能提高了新冠肺炎的诊断、预测和治疗水平,为医护人员更为精准的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建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认为,在后疫情时代,AI将重新定义医疗健康服务,构建新的服务生态。十四五期间,医疗健康领域AI应用将成为竞争的新制高点。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也认为,AI将成为医疗健康行业发展、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驱动力。一方面,AI将拓展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提高医疗诊疗水平,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有助于扩展医疗健康服务的广度,推动构建标准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需求。但是,AI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医护人员的实际的需求,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疫情期间,很多医疗健康领域的AI企业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了定向调整,支持疫情的防控检测工作,也得以让AI的技术能量得到了加速释放,同时也让我们正真看到医疗AI应该有更多元的应用场景,在患者许多生死攸关的环节发挥更关键的效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认为,“医疗+AI”正在接近价值创造的新转折点,正在完成从点到面的过渡。周逵在分享红杉中国在医疗AI领域的前瞻性长期布局时表示,“医疗+AI”领域已然浮现“技术驱动转向需求驱动”等新趋势,但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企业如何形成商业闭环,获得造血能力?二是政府支持何时能实现“用户友好”?他建议,医疗AI企业在商业路径方面,要从诊疗效果入手,构建企业护城河,不要盲目死磕技术;而在政策法规方面,要打造政策链条,让创新有规可依,让政策切实可行。

  人工智能技术和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不断加深,顺应了医疗健康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均衡发展的需要。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方晋表示,为了在健康领域加速人工智能的融合与应用,有必要围绕核心问题推进一揽子改革。为此他建议,需要查找政策脱节点,加强中央各部门和中央、地方之间的政策衔接,促进全链条政策形成;以联通共享为目标健全数据标准,加速区域性、分病种的权威数据库建设,强化法规界定和数据安全;探索建设多层次的融资和支付体系,助力产业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发挥更大作用;优化与支付关联的审批规则,探索通过对标审批、专项通道等方式提升审批速度。

  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以信息化、大数据、人脸识别等为特点的AI在疫情防控和诊疗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AI在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应用的系统性政策研究报告》项目组在调研过程中,走访了多家红杉中国投资的数字医疗企业,获得了许多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抗疫的宝贵一手资料,积累了“医疗+AI”在疫情应用方面的前沿洞察。方晋希望上述报告能给政府部门、专家、医疗服务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为推动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蓬勃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上一篇:事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隶属榜首医院以AOC商用电视赋能才智医疗
下一篇:航瀚基金:有望缓解行业痛点 AI医疗服务大模型迎来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