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及对策
来源: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3-11-14 04:59:20

  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保障能源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推动能源安全的物质、技术、制度基础不断筑牢。然而,近年来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国内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均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新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未来,伴随着经济发展、能源转型以及国际地理政治学环境日趋复杂,我国能源安全将面临更多潜在风险和困难挑战。因此,开展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夯实能源安全基础、保障国民经济高水平发展极为重要。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着力建设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能源产量平稳增长,2021年我国能源自给率达到82.63%。同时,受资源储量限制,国际进口在能源供应体系中仍不可或缺,2021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3%和45%,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国。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在此能源供应能力发展目标要求下,预计未来我国发生全国性、系统性能源短缺的概率不大,但仍需防控由部分地区能源转型路径设计不合理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引发的局部性、周期性紧缺风险。而在国际方面,由于世界能源消费中心与能源资源富集区域的失衡和错配,加之地理政治学冲突日趋频繁,我国能源进口也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一是保供与转型统筹难度较大,若路径设计不合理可能引发能源安全风险隐患。当前各地政府密集出台“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和“双碳”行动计划,其重点在于谋划未来5~10年的能源转型路径。在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需求仍保持中快速地增长的背景下,若能源转型路径设计不合理,特别是煤炭退出、新能源发展等政策选择过于激进,或地区政策与全国大局“脱钩”,可能会引起能源供给能力无法匹配经济发展需求,引发局部地区能源供应短缺问题。

  二是清洁能源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未来极端天气对能源安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清洁能源具有“靠天吃饭”的明显特征,除短期供给能力波动显著外,在热浪、极寒等极端天气下有几率发生季节性短缺,需要大量的能源储备和调配支撑,如今年8月以来四川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显著减少43%,水电发电能力断崖式减少约50%。随着我们国家能源转型持续深入,清洁能源供给能力的随机性、波动性将持续放大,极端天气下能源供给需求将进一步呈现出异常复杂的局面,可能以“两面夹击”构成对能源安全的围困。

  一是由于我国境外能源供给来源高度集中,地理政治学环境恶化可能会引起我国能源进口受到“硬封锁”。2021年从中东、非洲地区原油进口占全部进口的72%,超过80%的原油进口需途径马六甲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近年来国际冲突日趋频繁,加之亚太地区地理政治学环境日益复杂,极端情况下,只需对少数航运要道或我国能源进口国进行干预,就将形成对我国能源供给的实际封锁,引发国内能源安全危机。

  二是由于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议价权较弱,在国际竞合关系中或将遭遇能源“软遏制”。现阶段,我国与国际能源市场的互联互通水平有限,特别是中长期协议、期货等金融工具发展相对滞后,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和主导权与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的地位不匹配。此情形下,其他几个国家即便不对我国能源输入通道进行物理封锁,也可能通过干预国际能源价格、狙击国内能源头部企业等手段,引发国内能源市场动荡。随着中长期大国博弈不断深化,来自其他几个国家的价格战、金融战将成为中国能源供给的重大国际隐患。

  基于上述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分析,从夯实能源自给基础、强化大国能源合作、引导能源消费转型、攻关能源核心技术、优化能源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为超前防范能源安全风险、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供参考。

  立足国内、多措并举,提升能源自给自足和应急调控能力,把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一是优化能源供应体系。从全国看,要强化传统能源稳存量保安全、清洁能源优增量调结构的观念,避免能源结构种类单一或新旧不接,产生安全风险隐患。从区域看,要充分尊重各地能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差异,坚持先立后破,审慎稳妥引导各地政府谋划好能源领域“双碳”目标实施路径,支持清洁能源禀赋突出、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地区合理加快转型进程,同时允许传统能源大省站在保障全国能源安全的角度,适当放慢步伐。

  二是建强能源应急体系。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不备原则,围绕我国能源消费核心区,依托重要交通枢纽或能源富集区域,建设一批区域级应急调峰能源储备基地,并统筹规划跨区域油气管网、主干电网、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增强能源跨区调配能力。在此基础上,参考我国粮食物资储备机制,完善能源储备基地的季节性调控策略,发挥能源储备基地急时保供给、平时稳价格的作用。

  强化大国能源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影响力和无法替代性,降低国际地理政治学因素对能源安全的影响。

  一是拓展外部能源引入的种类和来源。加快拓展中亚、东北亚、俄罗斯市场,逐步改变我国能源进口过于集中的被动局面。近期,可重点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谈判,通过长协交易或金融合同形式吸收俄罗斯油气出口产能,力争以更低价格锁定更多能源供给。中远期,应持续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贸易往来,特别是鼓励我国能源央企加强在能源勘探、开采领域与外方合作,建立稳定的海外油气生产供给基地。同时,统筹规划好伊朗-阿富汗-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等一批大型陆上能源基础设施,减少对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运输通道的依赖。

  二是积极融入国际能源秩序与全球能源金融体系。把握好期货交易和人民币结算两个关键抓手,推进国内能源市场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议价权与影响力。一方面,稳步做强做大我国油气期货市场,适度扩充油气期货交易品种及交割库容,逐步推动上海油气期货成为亚洲油气定价基准,以降低国际油气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加快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体系,推动能源贸易及投资采用人民币结算,以人民币国际化助力提升我国在国际能源定价方面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推动能源消费清洁低碳转型,引导经济发展尽快走上低消耗、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之路,降低由能源供应压力及油气对外依赖引起的能源安全隐患。

  一是加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顶层设计。深入调研分析各行业、各区域的减排降耗痛点与潜力,合理设置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重点加强高碳排放企业的减排力度,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依托顶层设计解决好地区之间、近期与远期之间的冲突与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强完善碳市场机制,确保碳定价信号能顺利传导到用能终端,以市场化手段引导终端用能加强清洁替代与能效提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推广综合能源服务与智慧能源管理。鼓励依托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建设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与智慧能源管理。一方面,推动传统的“物理能源”消费理念向“能源、信息、服务”综合消费理念转型,有效发掘消纳绿色电力、节能增效管理以及购买绿色证书等多样化需求,提升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消费端的结构占比;另一方面,通过“云大物移智链边”等信息技术在用能监测、分析与管理方面的融合应用,提高电、热、水、气互补利用和梯级利用水平,在提升用能效率的同时显著压缩用能成本。

  将能源技术发展以及对前沿技术的掌握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一项核心内容,布局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与设备国产化替代。

  一是精心谋划能源技术中长期发展路径。组织专家开展能源技术水平评价,厘清世界能源技术发展阶段、分布格局,对关键领域技术差距做评估,对符合能源转型趋势、符合中国实际的技术给予长远谋划和布局。特别是关注能源体系转型中也许会出现的新的能源安全问题,如能源互联程度日益加深后愈加凸显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超前布局技术反制措施。

  二是推进关键能源技术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替代。对于关键装备、核心部件等“卡脖子”技术,可参照军工项目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定点定向的扶持指导,力争尽快取得突破。对于氢能、新型储能等基本具备产业化应用条件的技术设备,适时采用政府或央企采购等方式促进产品的应用和迭代,加快市场化推广进程。对于先进核能、新型非常规能源等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可超前布局高校学科,加快夯实理论基础,力争率先具备向工程应用领域延伸发展的条件。

  三是站在保安全的高度加快综合能源系统相关技术探讨研究应用。综合能源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能源环节、主体间协同优化、互补互济,从而助力将能源安全风险隐患的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避免风险升级失控。建议加快从全局角度、战略高度谋划能源物理和信息系统的耦合模式,突破异质能源耦合存在的时间尺度差异难题,快速推进综合能源系统由理论研究、试点示范阶段向大规模推广阶段发展,为保障能源安全构筑更加坚强可靠的物理平台。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常态风险疏导功能。有序建立更为灵活开放的能源市场体系和价格机制,特别是强化国内与国际、一次与二次能源、能源及其衍生品市场间的协同联动。当能源安全出现风险时,通过成本价格疏导机制,将局部风险合理地疏导至上下游环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我国庞大经济体系和市场规模优势,通过风险共担的方式保证各环节承压可控,避免局部冲击过大引起大范围的能源安全问题。

  二是持续健全政府的应急统筹约束职能。对于能源供给严重失衡、市场行情报价大幅波动、国内外环境极端变化等市场无法自主调节的能源安全风险,建议强化能源系统各主体保障能源安全的权责、监督管理机制,明确不同场景下政府对能源市场的介入手段和干预强度,特别是要及时发挥好大型能源央企在保供稳价方面的社会责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绿色电力绿电消费是促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利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绿电生产、消费需求呈一直增长趋势,全社会绿电消费水平稳步提升。从今日起,播报君将向您介绍有关绿电的相关知识,让我们先来看段视频吧~什么是绿电绿色电力(绿电)一般指风电、太阳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转发开展省间绿色电力集中竞价模拟交易的通知。申报时间:2023年11月9日09:00-16:00。详情如下:关于转发开展省间绿色电力集中竞价模拟交易的通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开展省间绿色电力集中竞价模拟交易的通知》,现转发给你们,请热情参加。重庆电

  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矿产资源和电力市场化交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将对干预电力市场准入、干预电力市场交易组织、干预电力市场行情报价等行为进行整治。《中国能源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一轮电改以来,地方权力干预电力市场化交易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同时

  10月17日,中国海油旗下的中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与通威集团在四川成都正式签署绿色电力长周期双边协商交易协议,通威集团旗下的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将在较长周期内,以协议价格向中国海油提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这是国内企业间首次完成的长周期绿电交易,成功打造了“国企+民企”新合作典范,是中国海油

  2023年10月16日-20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世界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首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北京地区绿电结算相关原则的公告。北京地区绿色电力交易价格应充足表现绿色电力的电能价值和环境价值,市场主体应分别明确电能量价格与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原则上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不纳入峰谷分时电价机制,以及力调电费等计算。详情如下: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9月14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台办副主任潘贤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和福建省委副书记罗东川介绍《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并答记者问。丛亮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在能源资源互通方面,大

  9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会,邀请中央台办副主任潘贤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福建省委副书记罗东川介绍《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在会上表示,大陆已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1459号(工交邮电类204号)提案答复的函,对《关于加强京津冀绿色电力协同发展的提案》进行答复。关于加强绿色电力相互连通,将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继续做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工作,促进各类源网荷储一体化

  苏州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产业链初具规模,从2022年9月完成首单交易至今,全市累计交易绿电13.04亿千瓦时,发放绿色电力证书19.67万张,占全省交易总量近五分之一,交易规模领跑全国。绿色电力证书,是发电企业所生产的绿色电力的“身份证”,是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也是认定

  储能电站在虚拟电厂的统一调度下释放电能,参与电网削峰填谷;数千个电、气、水采集计量点遍及大学校园,实时收集全校用能数据;“绿色国网”平台为企业客户提供节能提效建议……随着“双碳”进程加快、能源转型深入推动,传统电力系统正在向新型电力系统演进。近年来,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紧

  车棚顶、景观水池、屋顶阳台,光伏板随处可见,在港华能源国际精密广州增城低碳工厂园区(以下简称“低碳工厂”)内,分布在各处的光伏板成为了绝对亮点。夏秋之交的广州仍十分湿热,但绿电加持下的低碳工厂维持着恒定温度和湿度,清爽舒适。随着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传统工业园区的节能降碳需

  9月20日,华能碳资产公司与中通服建设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智慧化储能、用户侧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以及“华云慧能”综合智慧能源平台等开展全面合作。【编者注】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2018年1月22日由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更名而来,始创于1950年,是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的通知。原文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的通知发改运行规〔2023〕12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物价局、财政厅(

  一、项目编号:ZXCG2023-11二、项目名称:十堰市郧阳区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服务三、中标(成交)信息供应商名称:国网湖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洪山区欢乐大道9号正堂时代38、39层中标(成交)金额:7631(万元)服务类名称:十堰市郧阳区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服务范围:对郧阳区第一

  9月15日,华能江西清能公司与赣州市国投新能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伙伴关系,在赣州地区推进风电、光伏、能源新业态、综合能源服务等项目的开发及实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14日,国家能源局针对关于全力发展热储能电能智慧供热,实现供热电能化的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提到,集中解决制约储能技术应用与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化热储能电能智慧供热综合能源服务系统建设。原文如下: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3371号(工交邮电类463号)提案答

  煤电企业组织综合能源服务的潜力场景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史晓雷国能宿州热电有限公司高建强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孙超奇首都科技发展的策略研究院世界能源发展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革时代,能源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成为发展大趋势,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能源生产消费国

  “双碳”目标,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随着用能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市场潜力持续向好,综合能源服务慢慢的变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我国开展综合能源服务起步较晚,要逐步加快推进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可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我国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提供一

  8月21日,记者从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天津首家“双托管”(能源费用+机电运维)公共机构能源托管项目——天津市政务服务中心能源托管项目投运后,节能减排成效已初步显现。该项目对助力天津市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造绿色低碳节能的公共机构能源托管“双碳”示范项目具有重要意

  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构建智慧城市的步伐不断深入推动,智慧楼宇已成为当今城市规划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注焦点。作为智慧城市战略规划中重要的一环,智慧楼宇更像是智慧城市的缩影,智慧楼宇渗透着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方方面面。楼宇智慧化建设不仅仅提升楼宇吸引力,而且促进楼宇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战略性新兴

  11月7日获悉,国网西北分部协同国网青海、陕西电力、黄河公司,通过北京电力交易平台e-交易绿电绿证专区,组织并且开展青海黄河公司竞价补贴光伏项目自愿放弃中央补贴转为平价项目跨省绿色电力交易,累计实现多月交易成交电量1700万千瓦时,达成了西北电网首笔自愿放弃中央补贴新能源跨省绿电交易,进一步

  11月13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支持新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火电配建新型储能与所属电源联合参与电力市场。在火电企业内部以配建形式建成的新型储能项目,在站内计量、控制等相关系统符合有关技术要求情况下,可与火电机组视为一个整体,按照现有相关规则参与电力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东省发改委近日发布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名单公示,公示期限:2023年11月9日至11月15日。其中包含综合性区域试点名单(50家)、产业园区试点名单(75家)、企业试点名单(200家),详情如下: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名单公示根据省绿色低碳高质

  为进一步加强电力市场监管,规范电力市场秩序,2023年贵州能源监管办结合调节性电源建设运营综合监管,同步对电网、调度和交易机构开展了综合监管,梳理总结形成问题清单。近期,贵州能源监管办向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反馈了综合监管发现问题,依规向贵州电力交易中心下发整改通知书。下一步,贵州能源监管

  合理的计价方式,要在遵循成本投入规律的前提下,将不一样的价值信号传递到购买方,最终实现成本“回收”和利润“激励”。最常见的计价方式是按量计费,由于具有便于理解、定价灵活等优势而被大范围的应用。对于电力生产而言亦是如此,在还本付息及经营期定价的一贯逻辑下,单一电量电价便是偿付本息、

  近日,陆续有自新闻媒体报道了山东省月度集中竞价交易出现电价下跌的情况。从最终结果来看,山东省进入11月之后,电力市场行情报价的确也出现了较大跌幅。然而围绕着价格下降的情况,市场内各方主体却产生了不小的争议。为何在进入11月之后,山东出现了电价下跌的情况?这背后的一系列争议又从何而来?(来源: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我国各地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低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迅速增加,煤电机组已经由为电力用户更好的提供电能量为主的基荷电源,转变成为整个电力系统提供调峰、调频、备用和爬坡等灵活性电力资源,以弥补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缺陷,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在

  2023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习在会议上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地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近

  11月8日下午,华北能源监管局在天津召开京津冀绿色电力交易工作座谈会,会议分析了2023年京津冀绿色电力交易工作开展情况,交流当前绿色电力交易存在的问题,探讨2024年绿色电力交易新模式。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行业主管部门及有关电力企业相关负责同志参会,华北能源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参会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