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十讲】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来源: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3-12-13 14:39:27

  共同编写,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旨在让社会各界全面、准确理解《“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根据《辅导读本》的内容,小编特别推出了【能源十讲】专题内容,可从宏观视角洞察和研究“十四五”时期国家能源体系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发展目标。本期为第一讲——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要持续推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走深走实,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筑牢能源“安全线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总量自2009年起一直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9.8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的1/4。

  近年来,随着油气消费较快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20年分别达到70%和40%以上。未来一段时期,油气供应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根本改变。

  2021年初和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电力负荷分别达到11.89亿千瓦(1月7日)和11.91亿千瓦(7月14日),均创同期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电力需求夏、冬季“双高峰”特征明显;2021年四季度,局部地区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天然气消费持续迅速增加,“淡季不淡”新特征凸显,给天然气储备、取暖季保供带来较大压力。2

  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关键,要全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确保2030年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5%左右。能源加速低碳转型背景下,统筹绿色发展和能源安全保障面临不少挑战。

  新能源发电出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对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十四五”时期,亟需加快抽水蓄能、天然气调峰电站、新型储能等调节性电源建设,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挖掘系统调峰潜力。此外,随着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高、交直流混联大电网结构日趋复杂,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置的“双高”电力系统将面临运行方式多样化、电网潮流双向化等一系列挑战。

  自国家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后,部分地方、行业、企业“抢头彩”心切,发起轰轰烈烈的“运动”来开展减碳工作,提出与发展阶段明显不匹配的碳减排目标。有的地方忽视经济社会发展客观用能需求,“未立先破”,对煤矿项目搞“一刀切”关停,有的金融机构骤然对煤炭、煤电等化石能源行业抽贷断贷,影响了正常的能源、电力供应。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盲目上马“两高”项目冲动,想抢在碳达峰之前把“两高”项目发展起来,刺激短期GDP增长,把碳达峰变成了“攀高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长期和系统性的工程,怎么样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确保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发展相统筹,是今后一段时期应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能源科学技术创新是推动能源发展的最强动力,也是各国能源合作、竞争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国能源技术装备水准不断提高,新能源和电力装备制造能力全球领先。

  ,核电部分配件及材料、油气开采设备中的部分部件存在“断供”隐忧。能源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逐步的提升,但油气管网的信息系统主要来自其他国家,电网系统核心处理器、存储器不能完全实现国产化替代,核心元器件一旦出现封锁断供,能源系统安全运行维护将面临较大风险。此外,我国能源领域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不足,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零碳等前沿性技术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如不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则可能面临丧失竞争和发展主动权的风险。4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在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同时,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也面临新的风险挑战。

  据统计,我国电力系统每年受到超过2亿次的网络攻击,多种非传统安全风险因素正在加快积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压力加大。同时,能源系统的网络化使得网络安全受威胁程度逐步的提升,现代能源基础设施已经演变成“物理-网络”系统,通过网络将电厂、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连为一体,通过通信控制设备运行,然而利用互联网上任一“入口”,就可能侵入并控制总系统。当前,能源生产与消费日益趋于扁平化、分散化,分布式能源设施广泛建设联网,能源系统形态更为复杂多元,随之带来更多的网络“入口”,安全风险管控难度整体进一步加大。本讲主要是针对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