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丨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及对策

来源:欧宝官方app下载最新版    发布时间:2023-11-20 11:17:52 点击:1次

  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保障能源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推动能源安全的物质、技术、制度基础不断筑牢。然而,近年来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国内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均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新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未来,伴随着经济发展、能源转型以及国际地理政治学环境日趋复杂,我国能源安全将面临更多潜在风险和困难挑战。因此,开展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夯实能源安全基础、保障国民经济高水平发展极为重要。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曾鸣1 李源非2 王雨晴3)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着力建设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能源产量平稳增长,2021年我国能源自给率达到82.63%。同时,受资源储量限制,国际进口在能源供应体系中仍不可或缺,2021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3%和45%,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国。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在此能源供应能力发展目标要求下,预计未来我国发生全国性、系统性能源短缺的概率不大,但仍需防控由部分地区能源转型路径设计不合理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引发的局部性、周期性紧缺风险。而在国际方面,由于世界能源消费中心与能源资源富集区域的失衡和错配,加之地理政治学冲突日趋频繁,我国能源进口也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一是保供与转型统筹难度较大,若路径设计不合理可能引发能源安全风险隐患。当前各地政府密集出台“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和“双碳”行动计划,其重点在于谋划未来5~10年的能源转型路径。在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需求仍保持中快速地增长的背景下,若能源转型路径设计不合理,特别是煤炭退出、新能源发展等政策选择过于激进,或地区政策与全国大局“脱钩”,可能会引起能源供给能力无法匹配经济发展需求,引发局部地区能源供应短缺问题。

  二是清洁能源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未来极端天气对能源安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清洁能源具有“靠天吃饭”的明显特征,除短期供给能力波动显著外,在热浪、极寒等极端天气下有几率发生季节性短缺,需要大量的能源储备和调配支撑,如今年8月以来四川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显著减少43%,水电发电能力断崖式减少约50%。随着我们国家能源转型持续深入,清洁能源供给能力的随机性、波动性将持续放大,极端天气下能源供给需求将进一步呈现出异常复杂的局面,可能以“两面夹击”构成对能源安全的围困。

  一是由于我国境外能源供给来源高度集中,地理政治学环境恶化可能会引起我国能源进口受到“硬封锁”。2021年从中东、非洲地区原油进口占全部进口的72%,超过80%的原油进口需途径马六甲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近年来国际冲突日趋频繁,加之亚太地区地理政治学环境日益复杂,极端情况下,只需对少数航运要道或我国能源进口国进行干预,就将形成对我国能源供给的实际封锁,引发国内能源安全危机。

  二是由于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议价权较弱,在国际竞合关系中或将遭遇能源“软遏制”。现阶段,我国与国际能源市场的互联互通水平有限,特别是中长期协议、期货等金融工具发展相对滞后,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和主导权与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的地位不匹配。此情形下,其他几个国家即便不对我国能源输入通道进行物理封锁,也可能通过干预国际能源价格、狙击国内能源头部企业等手段,引发国内能源市场动荡。随着中长期大国博弈不断深化,来自其他几个国家的价格战、金融战将成为中国能源供给的重大国际隐患。

  基于上述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分析,从夯实能源自给基础、强化大国能源合作、引导能源消费转型、攻关能源核心技术、优化能源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为超前防范能源安全风险、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供参考。

  立足国内、多措并举,提升能源自给自足和应急调控能力,把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一是优化能源供应体系。从全国看,要强化传统能源稳存量保安全、清洁能源优增量调结构的观念,避免能源结构种类单一或新旧不接,产生安全风险隐患。从区域看,要充分尊重各地能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差异,坚持先立后破,审慎稳妥引导各地政府谋划好能源领域“双碳”目标实施路径,支持清洁能源禀赋突出、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地区合理加快转型进程,同时允许传统能源大省站在保障全国能源安全的角度,适当放慢步伐。

  二是建强能源应急体系。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不备原则,围绕我国能源消费核心区,依托重要交通枢纽或能源富集区域,建设一批区域级应急调峰能源储备基地,并统筹规划跨区域油气管网、主干电网、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增强能源跨区调配能力。在此基础上,参考我国粮食物资储备机制,完善能源储备基地的季节性调控策略,发挥能源储备基地急时保供给、平时稳价格的作用。

  强化大国能源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影响力和无法替代性,降低国际地理政治学因素对能源安全的影响。

  一是拓展外部能源引入的种类和来源。加快拓展中亚、东北亚、俄罗斯市场,逐步改变我国能源进口过于集中的被动局面。近期,可重点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谈判,通过长协交易或金融合同形式吸收俄罗斯油气出口产能,力争以更低价格锁定更多能源供给。中远期,应持续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贸易往来,特别是鼓励我国能源央企加强在能源勘探、开采领域与外方合作,建立稳定的海外油气生产供给基地。同时,统筹规划好伊朗-阿富汗-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等一批大型陆上能源基础设施,减少对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运输通道的依赖。

  二是积极融入国际能源秩序与全球能源金融体系。把握好期货交易和人民币结算两个关键抓手,推进国内能源市场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议价权与影响力。一方面,稳步做强做大我国油气期货市场,适度扩充油气期货交易品种及交割库容,逐步推动上海油气期货成为亚洲油气定价基准,以降低国际油气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加快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体系,推动能源贸易及投资采用人民币结算,以人民币国际化助力提升我国在国际能源定价方面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推动能源消费清洁低碳转型,引导经济发展尽快走上低消耗、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之路,降低由能源供应压力及油气对外依赖引起的能源安全隐患。

  一是加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顶层设计。深入调研分析各行业、各区域的减排降耗痛点与潜力,合理设置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重点加强高碳排放企业的减排力度,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依托顶层设计解决好地区之间、近期与远期之间的冲突与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强完善碳市场机制,确保碳定价信号能顺利传导到用能终端,以市场化手段引导终端用能加强清洁替代与能效提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推广综合能源服务与智慧能源管理。鼓励依托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建设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与智慧能源管理。一方面,推动传统的“物理能源”消费理念向“能源、信息、服务”综合消费理念转型,有效发掘消纳绿色电力、节能增效管理以及购买绿色证书等多样化需求,提升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消费端的结构占比;另一方面,通过“云大物移智链边”等信息技术在用能监测、分析与管理方面的融合应用,提高电、热、水、气互补利用和梯级利用水平,在提升用能效率的同时显著压缩用能成本。

  将能源技术发展以及对前沿技术的掌握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一项核心内容,布局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与设备国产化替代。

  一是精心谋划能源技术中长期发展路径。组织专家开展能源技术水平评价,厘清世界能源技术发展阶段、分布格局,对关键领域技术差距做评估,对符合能源转型趋势、符合中国实际的技术给予长远谋划和布局。特别是关注能源体系转型中也许会出现的新的能源安全问题,如能源互联程度日益加深后愈加凸显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超前布局技术反制措施。

  二是推进关键能源技术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替代。对于关键装备、核心部件等“卡脖子”技术,可参照军工项目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定点定向的扶持指导,力争尽快取得突破。对于氢能、新型储能等基本具备产业化应用条件的技术设备,适时采用政府或央企采购等方式促进产品的应用和迭代,加快市场化推广进程。对于先进核能、新型非常规能源等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可超前布局高校学科,加快夯实理论基础,力争率先具备向工程应用领域延伸发展的条件。

  三是站在保安全的高度加快综合能源系统相关技术探讨研究应用。综合能源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能源环节、主体间协同优化、互补互济,从而助力将能源安全风险隐患的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避免风险升级失控。建议加快从全局角度、战略高度谋划能源物理和信息系统的耦合模式,突破异质能源耦合存在的时间尺度差异难题,快速推进综合能源系统由理论研究、试点示范阶段向大规模推广阶段发展,为保障能源安全构筑更加坚强可靠的物理平台。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常态风险疏导功能。有序建立更为灵活开放的能源市场体系和价格机制,特别是强化国内与国际、一次与二次能源、能源及其衍生品市场间的协同联动。当能源安全出现风险时,通过成本价格疏导机制,将局部风险合理地疏导至上下游环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我国庞大经济体系和市场规模优势,通过风险共担的方式保证各环节承压可控,避免局部冲击过大引起大范围的能源安全问题。

  二是持续健全政府的应急统筹约束职能。对于能源供给严重失衡、市场行情报价大幅波动、国内外环境极端变化等市场无法自主调节的能源安全风险,建议强化能源系统各主体保障能源安全的权责、监督管理机制,明确不同场景下政府对能源市场的介入手段和干预强度,特别是要及时发挥好大型能源央企在保供稳价方面的社会责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8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与内蒙古工业大学举行共建新能源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据介绍,内蒙古工业大学新能源学院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培养新能源方向本硕博专门人才的学院,对自治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新能源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增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保供能

  洞观行业趋势,把握市场机遇。采日能源以新技术赋能储能行业的征程,正持续推进。11月17日,上海,以“数智未来集聚神采”为主题的“AI+储能助力新型储能发展大会”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清华大学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共同举办。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的

  11月17日,山东省储能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山东科技大学召开。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学军、山东科技大学校长曾庆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受邀为大会致辞,山东科技大学原校长姚庆国出席开幕式,山东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李贻斌、山东省电力行业协

  11月15日,江门市新会区2023年新型储能电站建设公司竞争配置结果公布,江门公用集团属下企业江门公用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创新航科技(江门)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在竞争配置中脱颖而出,竞配成功新会区2023年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江门新会区新型储能电站项目以满足新会区电力系统调节和新能源发展

  近年来,我国电力低碳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持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但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高比例并网及多元化资源大规模接入,系统性风险显著增大;同时,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新型电力

  一、引言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3年8月2日最新发布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继续快速地发展,2023上半年项目数量(含规划、建设中和运行项目)850个,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新增投运规模8.0GW/16.7GWh,超过去年新增规模水平(7.3GW/15.9GWh)。规模等级上,百兆瓦级项目数量增速明显,40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吉林省能源局印发了《新型储能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其中提到,力争到“十四五”末,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万千瓦以上,综合储能时长不低于2小时。方案提到,自2023年起新增新能源项目,原则上按15%装机规模配置储能,充电时长2小时之后;鼓励采用集享方式;市场化并网新

  11月13日,佛山工信局发布关于2024年省级促进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专项资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入库项目的公示。拟入库项目5个,拟入库金额共3662万元。详情如下: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2024年省级促进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专项资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新型储能产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3日,安徽省省委书记韩俊、省长王清宪在安徽合肥与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主席、天空塔投资公司董事长尼尔·布什(NeilBush)一行举行工作会谈。韩俊表示,希望尼尔·布什先生充分的发挥基金会平台作用,逐步加强与安徽的经贸交流,在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领域开

  11月9日,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关于印发《山东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发电机组应在项目完成启动试运工作后3个月内(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应当在并网后6个月内)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或按规定变更许可事项,分批投产的发电项目应分批申请。符合许可豁免政策的机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施建议。文件提出,紧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现代医药等新兴起的产业,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版(试行)》等六个市场化实施细则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版(试行)》指出,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原则上应配置不低于新能源规模15%(4小时)的储能装置,或具备同等水平的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8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与内蒙古工业大学举行共建新能源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据介绍,内蒙古工业大学新能源学院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培养新能源方向本硕博专门人才的学院,对自治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新能源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增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保供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新能源发展中心主任任海龙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表示,“储能技术已成为张北绿电供应的基本要素之一。”,目前张北储能规模达163.2MW,能起到良好削峰填谷、需求响应、平衡供给等作用,实现电网的灵活高效、稳定可靠。此外,张北县还拥有全国首家实现“新能源+储能

  企查查显示,近日,山西明瑞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营业范围包含:电池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新化学物质生产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贝特瑞、山西北方明星新能源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1月15日9时5分,历时152天,包头供电公司圆满完成内蒙古华电包头市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配套220千伏接网工程送电任务,为自治区首批、包头市第一家大规模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绿氢示范项目提前投产按下电力“快进键”。该项目由风电、光伏、储能、制氢四部分所组成,采用“绿电制绿氢、产业用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7日,广东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向社会公开征求《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加油站内设置汽车充电桩安全管理有关要求》,其中提到,参照《汽车加油加气站消防安全管理》(XF/T3004-2020)的规定,加油站内设置充电桩的数量不应超过2台。政策提出,充电桩必须由加油站自主运营,不得采取承

  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第37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本批申请新产品准入的车辆生产企业共计664户,其中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共有182户企业的458个型号。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继上轮(第376批)公示装车东风汽车后,楚能新能源再次亮相为东风、金旅提供强劲“楚能芯”。动力卡位战公告显示,本

  11月17日,“海洋新能源创新联盟”共建活动在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举办,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局长杜继鹏、山东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学军出席活动并致辞。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克骏参加活动并为联盟代表授牌。“海洋新能源创新联盟”由国家电投山东能源发展公司、山东能源电

  11月15日,唐山市举行2023年第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远景唐山新能源智慧产业园作为乐亭县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目前,远景唐山新能源智慧产业园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上半年建成并具备生产条件,将为唐山海上风电发展和零碳转型贡献力量。唐山是世界知名钢铁重镇,工业基础雄厚,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1月17日,三一新能源通道锅冲风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通道锅冲风电场位于县溪镇,总投资3.5亿元,规划容量4.5万千瓦,含10个平台、配套风机基础、箱变基础及其他附属工程,建设周期预计10个月,计划在2024年9月之前全容量并网发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新能源发展中心主任任海龙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表示,“储能技术已成为张北绿电供应的基本要素之一。”,目前张北储能规模达163.2MW,能起到良好削峰填谷、需求响应、平衡供给等作用,实现电网的灵活高效、稳定可靠。此外,张北县还拥有全国首家实现“新能源+储能

  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第37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本批申请新产品准入的车辆生产企业共计664户,其中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共有182户企业的458个型号。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继上轮(第376批)公示装车东风汽车后,楚能新能源再次亮相为东风、金旅提供强劲“楚能芯”。动力卡位战公告显示,本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1月16日,永济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实施纲要》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征集时间:2023年11月14日至2023年11月21日。文件提出,夯实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标准基础。围绕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强标准研制,有序推进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山东德州示范性储能项目竣工,该项目是全国户用分布式光伏配套储能融合发展第一例。该项目共建设20套100kw/215kwh储能方仓,采用磷酸铁锂储能系统,规模为2MW/4.3MWh。历经半个月的运行,项目运转良好,并有效的发挥了平滑当地充电负荷曲线、优化电能质量的作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6日,特斯拉官微称,特斯拉CEO马斯克受邀参加了在旧金山举办的欢迎习主席宴会。习主席在会前小范围招待会中会见了马斯克及其他重要代表,对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表示支持。马斯克表示感谢,并赞赏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特斯拉表示:会继续在中国深耕,期待在新能源

  在2023年EP电力展上,施耐德电气携手新能源电器联盟,发布《寻迹隐形冠军-新能源产业微洞察与实践》行业洞察报告,聚焦光伏、储能、风电和数字化四大应用场景,以敏锐视角,精准剖析行业痛点并深挖化解之道,破局因新能源快速发展而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多重挑战。今天小编带您聚焦#储能#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0日,安徽中电兴发与鑫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和投入资金的人互动交流时表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现主要涵盖新型储能产品制造和储能系统集成、光伏电站/储能项目、园区级/企业级能碳管理软件平台和节能降碳解决方案的开发、投资、建设、运维等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储能系统产品,主要是更

  11月15日,易事特集团总部新型储能制造中心投产仪式正式举行。这是易事特集团继在三门峡、张掖之后设立的第3个新型储能制造中心,进一步为集团做强做大“新能源+储能”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该中心新型储能PACK生产线设有电芯分选、激光焊接、电池包EOL测试等工序,采用定位液冷1P52S型生产线、兼容风冷

  2023年11月5日,华电(浙江)新能源有限公司与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新能源储能项目合作协议。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洪顺荣和纬景储能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葛群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洪顺荣表示,纬景储能作为国内液流储能技术独角兽企业,以突破性的储能技术和领先的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比亚迪在和投入资金的人互动时表示,自2022年在巴黎车展正式公开宣布进入欧洲乘用车市场以来,比亚迪在一年时间内将5款新能源汽车快速推向19个欧洲国家及地区,涵盖欧洲汽车前五大国家(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以及北欧多个区域,累计开店超140家。作为全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截止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吉林省能源局印发了《新型储能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其中提到,力争到“十四五”末,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万千瓦以上,综合储能时长不低于2小时。方案提到,自2023年起新增新能源项目,原则上按15%装机规模配置储能,充电时长2小时之后;鼓励采用集享方式;市场化并网新

上一篇:全国人大代表张雷: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
下一篇:能源保障和安全是“国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