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统筹能源转型发展和安全

来源:欧宝官方app下载最新版    发布时间:2023-12-13 14:33:26 点击:1次

  此次欧洲能源危机的主要标志是天然气价格大大飙涨、供应严重偏紧。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连锁推动电力价格大大攀升,英国等国家甚至会出现电力供应“硬缺口”;煤炭、原油价格也跟随性上涨,欧元区通胀率攀升;民生用能受到严重冲击,一些国家不少中小型能源供应商破产。

  欧洲能源危机凸显了能源转型的必要性。实现以属地性为特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为主的能源转型升级,是解决传统能源安全供给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塑造未来低碳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一方面,欧洲化石能源相对匮乏,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均严重依赖进口,加快发展本地化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不仅是为了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也是降低对化石能源燃料依赖所必需的手段。

  另一方面,近期欧洲燃料价格飙涨,已使得风电、光伏发电成为成本最低的电源。展望长远,风电、光伏发电的安装成本有望继续一下子就下降,运行上成本很低,而化石能源受到开发成本、碳定价以及地理政治学等多重因素影响,使用成本难以预测。

  据悉,当前欧洲正在研究推动电力长期合同市场建设,希望能够通过长期收入计划降低资金成本的风险溢价,从而进一步激励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加速发展,降低能源低碳转型的成本。

  欧洲能源危机折射能源转型升级面临艰巨挑战,造成欧洲能源危机的因素也是多重复杂的。除有关国家展开地理政治学博弈使欧洲供气受一定的影响外,还有以下因素相互作用:

  其一,疫情持续冲击之下,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使得2021年能源需求快速反弹,而能源供应恢复相对滞后。“绿色新政”下,欧洲企业制定了更激进的转型策略,进一步减少了本地能源供应水平。

  其二,极端天气的影响愈发突出,2021年初的极寒天气导致欧洲天然气库存大量消耗;2021年遭遇长时间无风天气,使得欧洲多国的风电出力显而易见地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天然气消耗。

  其三,欧洲削减了碳配额,随着天然气的更多使用,实际上推动碳价和气价“叠罗汉”式上涨,碳价的大面积上涨反过来叠加到气价之上。

  多重矛盾之中,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引发的能源系统安全风险值得格外的重视。新旧能源体系转换过渡期间,间歇性、波动性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比例加速提高,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难度加大,而新能源储能等发展仍需时日,需要化石能源托底支撑来保障能源系统安全运作。与此同时,在碳减排约束下,一些人对传统化石能源投资信心不足,市场退出预期加强。这次欧洲能源危机传递出这样的信号:要想发挥好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难以完全依赖市场自发调节,还需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欧洲能源危机提供的启示,值得重视。面对变化的、不确定性的未来,必须把更好统筹能源转型发展和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这是建成清洁、美丽、繁荣、宜居世界的重要前提。历史上的每一次能源变革都是长期渐进的过程,能源低碳转型不会一蹴而就。此轮欧洲能源危机尽管更多受疫情冲击、极端天气、地理政治学冲突等一系列外部因素影响,但也暴露了转型过程中能源系统韧性不足的短板,给能源转型节奏敲响了警钟。未来,必须要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基础上稳妥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否则绿色复苏恐成“镜花水月”。

  能源是巨大的公共产品,保障其安全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是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建设应有之义。因此,“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特别的重要。我们应通过推动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不断的提高能源系统韧性和抗击各类风险的能力,这样才可以为加快能源低碳转型保驾护航。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逐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化的经济成为中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精准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逐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所有的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化的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稳步的增长和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上一篇:深化饯别动力安全新战略 争当全国动力革新排头兵
下一篇:加快新型储能设施建设 全面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