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系统观念保障能源安全
来源:智慧医疗    发布时间:2023-11-24 23:37:36

  无论着眼经济—能源—环境宏观体系,还是立足能源系统本身的复杂特性,能源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系统性。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结构性调整过程中的能源系统,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是最大的安全挑战,一定要坚持系统观念来破解。基于系统观念认识“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带来的能源安全问题,要关注如下5个维度。

  能源安全是全方位安全,至少要同步实现供需安全、资源安全、通道安全、科技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金融安全、合作安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等九大安全。其一,实现全方位能源安全,需要对九大安全各自的底线有个基本安排。如铁矿石行业,有研究提出了25%自给能力的底线要求。其二,九大安全性质不同,固本重心不同,强身策略不同。有的依靠多元化,有的依靠创新,有的依靠提升参与全球治理的水平。其三,能源安全愈发关系国家安全,与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乃至国土安全等其他几个国家安全领域的耦合联动程度不断加深,对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多个领域起着支撑保障作用;同时,在极端场景和应急响应情况下,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能源安全共保共享。总体上,实现全方位安全就要努力做好“十个手指弹钢琴”,有的要谋长远,有的要守好底线,有的要抓关键,有的要坚决做强,即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实现能源安全保障核心能力的系统性增强。

  要统筹近期与长远,妥善处理近中期关于油气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更要积极谋划应对电力安全愈发重要带来的能源安全保障新形势。较长时期内,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仍将保持高位。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电气化率持续上升,到2050年将超过50%,但高比例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等特质将同步带来电力安全新挑战。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依靠高水平发展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双碳”目标下需要统筹油气资源安全和电力安全的关系。首先,如果依靠新能源发展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初步测算,2030年实现油、气对外依存度分别降低10%,预计分别需要新增新能源9亿千瓦、6亿千瓦,煤电装机提高0.5亿千瓦、1亿千瓦。当然这并不经济,也会给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更大挑战。从这个方面出发,总体上,要坚持平稳有序替代。其次,油气资源安全问题仍是最要紧的麻烦,特别是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必须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全局要求,动态优化化石能源替代节奏,保持多元化能源供应结构。再次,充分的发挥煤炭“压舱石”功能,以增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总体裕度和整体韧性,为应对一定时期部分能源品种紧缺提供更大的灵活空间,避免被掣肘。

  面对能源安全重心向电力安全逐步转移的全球性趋势,需要从见招拆招向着眼未来40年的战略性准备转变。一方面,从底线思维出发评估电力系统的发展模式、平衡模式、脆弱点等,从战略思维出发对关键矿产资源、技术储备、基础理论突破等方面开展系统性谋划。另一方面,在国家安全政策层面,根据未来能源安全重心转移态势,要重新研究几个行业间的安全投入与产出关系,有关政策支持力度需要随着重心转移逐步调整。

  要重视3个方面问题:一是脆弱结构,系统的薄弱环节;二是风险连锁反应的动态过程,引发系统风险的机理;三是系统结构性变化的转折点,预防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

  关于脆弱结构,核心在于由常规机组构成的电力系统向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变,这种随机性、波动性给系统供需两侧带来的冲击,逐步由量变积累向质变演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抗扰动能力变弱。

  关于风险连锁反应的动态过程,需要防范能源转型的系统性风险。由于能源—电力—经济社会关系日趋紧密,一个能源品种的问题,可能引发能源系统、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而对经济社会形成较大影响。这要建立能源安全系统性风险预警体系和打断机制,加强重点环节预警,加强风险传递机理识别,设计打断机制以中断风险传递链条。

  关于系统结构性变化,要关注迈向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属性的重大改变,甚至有必要研究调整电力安全观。其一,气象属性增强。过去的电力系统是最大的人工系统,遵循物理规律,整体可控。随着电力系统源、网、荷与气象条件的全面深度耦合,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系统也必须面对气象这一属性的客观变化。安全的概率性问题将更突出,相应的电力电量平衡、规划方法等需要优化升级,基于人工系统的电力安全观也应该进一步研究调整。其二,金属属性增强。由于风光、新型储能、氢能等发展,电力系统上游由煤、气等一次能源逐步向金属矿产转变,新型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金属属性逐步增强。从安全角度看,这涉及几个战略性问题:一是电力系统的规划,特别是技术路线选择、新能源等发展规模、开发节奏必须有相匹配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能力,要同步规划。二是基于金属的基础设施性质不同于一次能源的消耗性,意味着要从技术、标准、全产业链等环节,格外的重视、超前谋划关键矿产资源的循环发展。

  关键基础设施是指那些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福利、经济发展等重要领域具有基础性影响的系统和设施。关键基础设施相对一般基础设施,具备2个主要属性:其一是安全属性,其二是赋能属性。此外,从关键基础设施系统来看,当本体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时会引发连锁反应。比如煤炭、油气运输通道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会带来电力保供和能源安全问题;同样,电力系统枢纽环节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也可能会影响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因此,需要立足各类基础设施之间的连锁反应关系和各自在国家经济社会中的功能定位,围绕安全和赋能2个属性,进一步研究扩展构建涵盖能源与其他关键基础设施关系的能源安全框架。在这一框架指导下,对保障能源安全的认识就不会仅仅聚焦在能源本体的脆弱性,也要从关键基础设施连锁链条中看能源的脆弱性,从支持国家经济社会资源配置、承载碳减排转移的大局中看脆弱性。因此,能源安全的脆弱性结构就有了以上3个层次。

  第一,着眼经济—能源—环境关系向新发展格局—新型能源体系—“双碳”目标同步重塑,首要重视能源产业安全。一方面,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脉,是保障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要素。另一方面,“双碳”目标下能源发展所蕴含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动能。未来的能源产业,特别是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需要立足大国竞争,格外的重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安全,做出总体、长期谋划,实现产业的主动安全。这个安全不仅要解决“卡脖子”、断链问题,也要在未来培育形成一个集群式发展、多产业链供应链并存、有韧性裕度的新型电力系统产业。能源具备基础设施的要素属性和拉动经济的产业属性,重点是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在不同发展阶段动态调整战略倾斜及配套政策。

  第二,要重视同步重塑过程中治理不协同对能源安全带来的潜在影响。其一,能源新技术新产业的良好发展,有力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但也面临节奏不合理给现有系统带来冲击的风险,需逐步加强产业规划与电力系统规划的协调。其二,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要求能源系统布局能够跟上,最好超前,但彼此不协同就会带来风险。需要坚持经济布局、能源布局一体化同步规划,实现能源能够适度先行,避免能源跟随式的发展模式、规划模式。其三,研究表明,随着新能源的发展,系统成本开始上升,如果成本控制和疏导政策不到位,就会面临电力行业发展不可持续的风险。这要求快速推进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三,要重视全球治理秩序。需要以命运共同体为指引,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全方面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引领建立绿色低碳全球能源治理格局。要讲好中国碳中和与世界碳中和关系的故事,加强多边对话和合作,坚定走中国道路。其一,全球层面,我国碳排放预算空间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其二,正视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意味着碳减排承担着全球责任。其三,面对安全发展、安全减排的客观需求,要客观认识我国资源禀赋门槛,碳中和不等于煤电完全退役,需把握好存量资源退出节奏。其四,应用好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等平台,阐述我国立场、我国减排路径和时间表,为我国产业平稳转型争取更多时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7月,习在江苏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领航定向。(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翁爽沈伟民)江苏启航新征程,能

  11月20日,经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复,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械储能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南方电网公司。这是国际首个储能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委员会,标志着我国机械储能领域标准全面迈向国际化。机械储能技术能将电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机械能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开来,实现时间维度上的能源转移,是促进能源可

  11月20日,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赴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拜访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海工院院长张建民,并举行交流座谈。双方就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深化海洋工程科技领域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深入交流研讨。中国华电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敬凯,清华大学海峡研

  近日,油气调控中心召开冬季保供动员会,传达学习集团公司关于冬季保供工作的有关要求,安排部署今冬明春保供工作。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安全总监李关主持会议,油气调控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祁国成及中心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远涛出席会议。冬季保供动员会现场会上,天然气调控部、原油成品油调控部

  11月16日,第六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在深圳召开。作为大会重要成果之一,《中国能源监管探索与实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对外发布,首次对中国能源监管理念进行系统阐释,首次向亚太地区国家集中展示中国能源监管经验和成效,成为开启高质量能源监管的行动指南。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司长宋宏坤在发

  在国家发改委11月份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已确定进入取暖季,请问当前能源供应形势如何?”国家发改委表示: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能源安全和保障工作。11月9日召开了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进行了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全力加

  首先,非常热烈地欢迎各位同仁到国网能源院能源智库研讨中心,也是到丝路能源智库联盟的北京研讨中心,联盟还有个更好的研究基地,在中国新疆阿克苏的温宿县,这是一个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边疆县城。今天也是丝路能源智库联盟第一次与外部的合作亮相,而且是与北京电机工程学会、清华大学电机系共同合作,并

  开栏语冬天暖不暖,关键看气源。天然气冬季保供事关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事关社会经济平稳运行,是当前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体现。随着新一轮冬供开启,产业链供气企业积极“备粮”,攒足底气“迎考”。目前,天然气上游企业正开足马力增储上产,确保储气库满库入冬;“全国一张网”安全稳定运行,高效输送

  2023年10月30日-11月2日日2023年第二期班组长素质提升培训班在杭州成功举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副主任姚亚楠、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工会副主席白国周、协会培训中心培训处副处长韩玥参加了31日上午的开班典礼。本次培训班由王虹桥副会长为各班组长代表讲授《“双碳”和数字化背景下煤炭行业发展形势

  中央、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9日在北京出席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对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丁薛祥指出,保暖保供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经过有关方面一起努力,我国能

  11月7日上午,淮河能源集团智能矿山前沿技术培养和训练暨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复)训班开班典礼在煤矿宾馆会议中心举行。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世森出席开班典礼并作开班动员讲话。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信息化分会会长王虹桥作题为《“双碳”和数字化背景下煤炭行业发展形势》专题报

  11月22日,国网天津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完成国调“十四五”电力通信网规划执行情况调研阶段性成果。自11月以来,为全面剖析“十四五”通信网发展实际,给通信网“十四五”中后期建设与“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奠定基础,国调中心组织了一系列“十四五”电力通信网规划执行情况调研分析工作,规划评审中心

  11月15日-17日,由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召开,国网信通股份中电启明星灾害防治平台相关成果亮相国家电网公司展台。据悉,本次展览以“科技兴安,智慧应急”为主题,依托“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旨在发挥扩大开

  新疆首个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需求的低碳示范园区日前建成投运。该园区由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规划设计,旨在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验证新兴低碳节能技术在新疆的实际运用效果,以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生产发展经验,服务新疆广大企业用电客户降本增效,推动“双碳”目标在疆落地落实和新疆

  受益于光伏产业链大规模降价和光伏装机的迅猛增长,中国大概率将会在最近一两年就可以实现碳达峰。(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陶光远)作者供职于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2023年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召开在即,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中国何时能实现碳达峰?是现在国际

  11月22日获悉,由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无线异构网络融合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构建了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无线异构网络融合系统,为电网多业务全覆盖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格外的重视能源电力工作,习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要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7月,习在江苏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领航定向。(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翁爽沈伟民)江苏启航新征程,能

  近日,广州供电局建成南方电网公司首批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CEP)广州边缘集群并投入运行,形成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资源“可观、可测、可控”的标杆示范,全面支撑电网自主巡航、多方协调互动、新能源高效消纳,为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背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22日,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对拟筹建的湖南省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行公示的通知。拟筹建的湖南省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新型电力系统领域地方标准制修订等工作,秘书处拟由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由省能源局负责日常管理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1月22日,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对拟筹建的湖南省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行公示的通知》,拟筹建的湖南省新型电力系统标委会主要负责有源配电网、分布式能源及电动汽车相关领域的地方标准制修订等工作,秘书处拟由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

  按照国家能源局统一部署,近期,湖南能源监管办全面完成湖南调节性电源建设运营综合监管工作。据监管统计,截至2023年9月底,湖南电网装机容量6625万千瓦,在运调节性电源装机容量3426万千瓦,是风光等新能源装机容量的1.55倍,调节性电源最大调节能力约2972万千瓦,最大调节能力与总装机的比例为44.8%

  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7月,习在江苏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领航定向。(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翁爽沈伟民)江苏启航新征程,能

  11月15日,2023上海国际电力电工展暨储能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美高电气携2PAFDD与2PRCBO等全新产品亮相展会,凭借先进的技术创新和稳定的产品性能,获得了参展观众的高度认可,展示了美高电气在电气领域的创新实力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把控。在此次展会中,DEKRA德凯为美高电气的2000A框架断

  11月21日,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2023年度全员会议在广州召开。14名两院院士和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专业学者齐聚一堂,为南方电网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出谋划策。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出席会议并致辞。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启宏主持会议。公司领导龙飞、肖立新、唐屹峰出

  11月22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在北京与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举行工作会谈,就逐步加强多领域全面合作、携手推动高水平发展深入交流,并见证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傅振邦,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先海代表双方签约。刘国跃对浙江大学近年来在各

  一、引言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欧洲电力市场的投资机会与挑战,为中国公司可以提供有关欧洲电力市场的详情信息和实用建议。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欧洲电力市场以其成熟的市场环境、先进的技术和坚定的能源转型策略而非常关注。欧洲地区是全球最先开始做清洁能源转型的地区,电力市场规模庞大,涉及多个国家

  11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其中就“能源转型”提出,两国支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增至三倍,并计划充分加快两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部署,以加快煤油气发电替代。双方同意重启中美能效论坛,计划重启双边能源政策和战略对话,推动

  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背景下,油气的角色将发生啥变化?油气行业又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在11月8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上,业内专家综合预测,全球石油、天然气需求分别将在2030年、2040年前后达峰,2040年前,油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仍将保持主体地位。其中,2030年全球石油、天然气消费

  11月16日,华能清能院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通过深化技术创新和科研项目合作解决双方的发展需求,本着“深化合作、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在检验测试认证、户外实证、标准及国家重点项目申报、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度合作。未来,清

  11月15日,国家电投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树彪在总部会见新疆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凯,就加强合作进行交流。陈凯对国家电投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克拉玛依全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产业体系和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希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新能源等领域交流合作,实现

  要点随着全球低碳转型的发展,世界各国对电力的需求将远超现在。与此同时,由于全球能源供应结构中包含更大比例的间歇性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特别是在欧洲和北美,电网可能会变得不那么稳定,价格可能会更加波动。由此产生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增加大型电池储能和灵活发电的价值,这将是稳定电力系统日常和季节性基

  《中美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发布,引发强烈反响。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同日,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