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浪政策解读《“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解读
来源:智慧医疗    发布时间:2024-01-18 19:01:17

  3 月 2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重要部署,阐明了我国能源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十四五”时期是为力争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协同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与供给保障,加快能源系统调整以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名称、根本原则、发展目标到主要任务,“十四五”能源规划体系都发生较大变化。作者就“十三五”和“十四五”的重要内容做了比对分析,梳理总结出以下重要变化。

  规划名称从《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到《“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反映了新阶段发展形势、发展要求的变化,顺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内在要求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基本原则中将“保障安全,绿色低碳”置于首位,增加了“创新驱动,智能高效”,更强调绿色低碳的重要性与创新技术的作用,其中明白准确地提出“十四五” 期间能源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 7%以上,新增关键技术突破领域达到 50 个左右。

  发展目标由原来的七个调整为五个,更加聚焦于能源安全、低碳转型和创新发展。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八个字,是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同时也是对能源系统怎么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规划》主要从三个方面,推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2:

  一是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能力。保障安全是能源发展的第一个任务,“十四五”时期将从战略安全、运行安全、应急安全等多重维度,加强能源综合保障能力建设,促进国家经济平稳运行。到 2025 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 亿吨标准煤以上,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 2 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 亿立方米以上,发电总装机达到约 30 亿千瓦;完善能源储备体系,逐渐增强能源自主供应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二是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重点在于做好增加清洁能源供应能力的“加法”和减少能源产业链碳排放的“减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 20%左右。

  三是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平。科学技术创新是能源发展的重要动力,《规划》提出要增强能源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完善能源科技和产业创新体系,加快构筑支撑能源转型变革的先发优势。基于此,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技术创新示范工程、智慧能源示范工程等项目。其中,储能、氢能、新一代核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天然气水合物等为科技前沿领域, 是企业未来投资的新领域。

  有 3 个,分别是 2030 年单位 GDP 碳排放强度较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左右,以及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3。为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落实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规划》提出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在能源供给侧,全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规划》在指标设置上提出,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 39%左右,“十四五”期间提⾼5.8 个百分点。在具体任务上,《规划》风、光、水、核等非化石能源发电作出统筹安排,提出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生物质发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并在项目专栏中明确了“十四五”重点发展区域及工程建设项目,力争 2025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 3.8 亿千瓦左右,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 7000 万千瓦左右。

  在能源消费侧,一是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推进化石能源开发生产环节碳减排;二是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针对不同产业,《规划》提出了不同底线要求: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国家层面、地方层面、企业层面多方努力。在国家层面的推动 之下,全国各地区已陆续发布“十四五”能源规划,光伏和风电是主战场,氢能、储能、综 合能源成为“标配”,能预见,新能源产业将在“十四五”期间迎来跨跃发展。